稳定性和比弓箭极限长许多的距离,绝对是一大难题。

工部琢磨研究,还集中商讨了许久。

最后工部设计了一个复杂的杠杆装置,用来积蓄和释放力量,并设计了许多小装置配合辅助,以巩固投射稳定性。

做出来之后,效果确实不错,十矛同发能中五六。长杆轻而坚韧,矛头用精铁打造,只要射准就能给敌军致命一击。

试用了之后,反馈也不错。便投入制作,送往前线了。

结果才半年多,差评反馈就如潮水般涌来。

“你们做的这个战车,坏得也太快了。”

“不经用!”

“刚刚开始用的时候还好,越用就越难用,那矛头甚至会自己摇摆,射偏老远,打不中就够恼火了,甚至误伤我们自己兄弟!”

“是不是偷工减料了?往前线送的战车也敢贪,我看你们工部是不要命了!”

因为战车出了纰漏,原本的排兵布阵没起作用,没能有效遏制敌军进攻,若不是边关将领反应极快,临场变阵,差点就吃了一场大败仗!

如果不是最初工部做出战车的效果确实好,和书中描述相仿,那就不仅仅是“延误战机”了,指不定都要被怀疑通敌叛国了。

怎么能让工部不着急、不恼火?日日加班加点地分析,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!

当初设计出复杂装置,完成超远距离精准投射时多有成就感,排查问题的时候,就有多抓瞎。

井定如今却觉得,问题的关键,说不定就藏在狄家小儿玩玩具时透露出的“重心”二字中!

听着井定的说辞,工部尚书起初是疑惑的,接着还是疑惑,再继续便是诧异,更往后就是震撼:“难不成问题真出在狄家小儿说的重心二字上?”

这可是折磨他们工部上上下下,足足大半个月的问题,怎么会被一小儿玩具解释出来?

感受到他的迟疑。

井定说:“您别看重心这个点好似小,但越复杂的问题,往往出在最底层的根子上,有一层层的掩盖,才让人摸不着头脑,理不清头绪。”

“正如千里之堤,亦能毁于蚁穴。”

龚尚书沉默:“听那老货的说辞,这该是狄家小孩从他父亲那里学来的。不过……我和狄寺丞此前

章节目录